5月23日上午,省道丹集线33公里加150米处的塌方抢修工作正式进入路面清理阶段。按照施工方给出的大致时限,该路段恢复通车的时间约在5天后。为有效缓解交通中断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自21日下午起,宽甸古楼子乡的两艘民用渔船开始通过水路全天候免费运载过往群众。
23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再次赶到事发现场时,此前处于悬垂状态的山体断面顶端已被削平,堆积在路面上的塌方物较原来增加了一倍有余。多辆工程重卡和3辆大型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将塌方物清运至不远处的一块低洼区域。据了解,自5月21日上午10点发生大规模自然塌方后,两天来,丹集线33公里处近路山体又接连出现多次小型塌方和轻微滑坡。直到23日上午,经过几轮断面顶端爆破后,山体才基本消停下来。
“不光车辆受阻,行人也无法通过。目前沿线居民只能依靠两艘义务便民的渔船过往此地。”古楼子乡政府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省道丹集线33公里处是宽甸虎山镇和古楼子乡之间的必经之地,自21日近路山体发生塌方后,两地居民上下班和学生上下学成了难题。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古楼子乡一位养船的渔民主动调拨出两艘柴油驱动的8马力渔船,一上一下全天24小时等候在事发区域的鸭绿江沿线,随时供急需出行的居民搭载。
在当地居民的指引下,记者在距塌方地不远的江岸见到了其中的一艘义务便民渔船。驾驶员刘传文告诉记者,自21日下午起,他就被老板王新波安排在这一带向当地居民提供免费服务,他这两天就吃住在船上。“活儿主要集中在早晨和傍晚,因为有学生上下学。但晚上也不能离开,一旦谁有个头疼脑热的,能及时赶到医院就诊。”刘传文透露,在江上游驾船运载居民下行的驾驶员是邢云泽,也已经在船上连呆了两天。
搭乘刘传文所驾的渔船行至江心,记者才得以从正面观察此次塌方的严重性。这处高近百米的近路山体断面约有六七十米宽,塌方物自路面一直堆积到距山顶不到10米高的位置。公路的护坡、护栏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其中几个水泥护栏已被撞击断落到江里。放眼望向山顶,几名工作人员正绑着绳索涉险作业,据了解他们是在准备进一步爆破。
近中午时,由于要运送带孩子到市内就医的宋女士,刘传文把记者送到了岸上,也正巧碰到了船老板王新波。“眼瞅着孩子们上不了学,打工的上不了班,咱哪能无动于衷。我现在就怕安全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把全乡能用的救生衣都给划拉过来了。”肤色黝黑的王新波说起话来特别豪爽,反复向记者强调他的船是乡里最大最稳的,所以关键时刻他不上谁上。
临行前,记者听到一位姓唐的大娘问:“这一个人得走,几个人也得走,一天下来不知道得跑多少趟,可得油费了吧?”王新波嘿嘿笑了两声说:“一天几百块钱,我受得了!”(苗得生 范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