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宋PLUS EV
级别:紧凑型SUV
售价:18.08-19.78万元
如今,头部中国品牌如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家族特色,再也不用靠“配置价格比”抢占市场。宋PLUS EV没有天花乱坠的智能化配置,也没有鸥翼门、像素灯之类的博眼球设计,却刚好满足了家庭用户的朴素需求。底盘调出了柔韧感,细碎颠簸和剧烈冲击都难不倒它。隔音也很舍得下本。经过测试,四项噪音成绩均进入爱卡推荐值范围,NVH性能令人刮目相看。
一汽-大众ID.4 CROZZ
级别:紧凑型SUV
售价:20.53-28.53万元
大众ID.4 CROZZ没有因为电动身份而在产品性格上作出太大的改变。无论是开起来还是坐起来,ID.4 CROZZ都延续了德系车一贯的厚重感和档次感。作为电动车,ID.4 CROZZ在能耗、补能以及续航方面也展现出老牌车企的技术实力,基础素质称得上过硬。它没有Model 3那样的激进性格,却能成为居家过日子的忠诚伙伴。
东风本田e:NS1
级别:小型SUV
售价:17.50-21.80万元
从燃油到纯电,本田成功传承了品牌DNA,让老朋友感到无比熟悉。e:NS1没有标新立异的设计,没有雷霆万钧的动力,却让驾驶乐趣变平易近人,融入到日常驾驶之中。曾经的长板,如今仍是长板。至于短板,e:NS1努力改变着自己,打造了更精致的内饰、更智能的车机、更静谧的车厢。对于注重机械素质的消费者,电动本田或许是更好的本田。放弃偏见,拥抱未来,结果其实并不坏。
>>>点击这里阅读测试文章<<<
广汽埃安AION Y
级别:紧凑型SUV
售价:13.76-18.98万元
在茫茫车海之中,AION Y绝对是不甘平凡的那一个。凭借张扬的设计、超大的空间和丰富的娱乐功能,AION Y在同级车型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AION Y还提供了一丝驾驶乐趣。虽然舒适性稍显不足,续航里程存在缩水现象,但这并不妨碍AION Y成为一个集合潮玩与居家的时尚好物。
>>>点击这里阅读测试文章<<<
编辑点评:中国品牌希望“弯道超车”,借电气化契机赶超海外品牌。在三电部分,中国品牌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动力标定、续航表现都能令人满意。至于底盘素质,部分中国品牌也有了自己的特色,例如宋PLUS EV重舒适,AION Y重运动。同价位横向比较,一些电动汽车已经具备了超越燃油车的行驶品质:动力更顺,底盘更柔,行驶更静。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电动车的优势将继续放大。
精彩内容回顾:
9月29日晚,被戏称为“杭州湾库里南”的超豪华SUV极氪9X携Max、Ultra、Hyper和曜黑4款车型上市,零售价46.59万元起至59.99万元起,享受置换权益后限时售45.59万元起。
很多人还觉得合资品牌玩不转智能化,认为增程技术是过渡方案,别克却用实打实的产品力打破了这些偏见。想要打破这些刻板印象,别克手里的牌首先就得硬,亮的第一张就很惊艳,至境L7。上来就瞄准了增程轿车的市场空白,一口气抛出五大卖点:性能不衰减、续航破千、电池超安全、智驾第一梯队、底盘越级豪华。可以说招招都打在了要害上。
9月27日,五菱旗下的A0级纯电车型缤果S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6.68万-7.98万,新车配备31.9kWh和41.9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续航里程分别为325和430km。
9月27日,北京越野宣布BJ30旅行家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9.99万元起,旅行焕新价8.39万元起。新车增加燃油7座版,二、三排均支持放倒。此外,BJ30旅行家的中控屏幕尺寸还升级至15.6英寸(老款14.6英寸)。
OCTA是卫士的极致形态,霸气宽体设计使车身加宽68毫米,加高28毫米。它是一款既能上赛道,又能去极端越野的终极座驾,2款车型的官方售价分别为224.66万元和242.48万元。